比例基本性質評課報告
時間:2020-09-29 12:29:25 來源:勤學考試網 本文已影響 人
《比例的基本性質》評課
田華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傳統教材的一節概念課,郝江老師本著“扎實、有效”的原則,突出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他關注數學的本質,凸顯“數學味”,較好的體現了新理念。我認為本節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教師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數學課堂教學,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現實生活中也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
2、教師注重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探究式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由于學生已掌握了比的性質和比例的意義,所以在學習比例的性質時,教師采取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學習要求: 活動內容是:
A. 觀察比例的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算一算,你發現了什么?
B. 如果把比例寫成分數形式,是否也有上面的規律?
C. 是不是每一個比例的兩個外項與兩個內項都具有這種規律。請你再找幾個比例進行驗證。
D. 通過以上研究,你發現了什么?
? 首先,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嘗試,然后,教師引導學生交流想法,使學生獲得切身的體驗。這樣,學生通過親身經歷的觀察比例、舉例驗證、交流表達的活動過程,不僅學會了比例的基本性質,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3、練習題的設計巧妙,充分用足練習題的資源,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始,教師安排了口算求比值的復習題,學完比例的意義后,教師再次充分利用這個復習題,設計了以下幾個練習:(1)哪幾個比能組成比例。(2)12:16和3/4:1/8能組成比例嗎?(3)12:16=(? ):(? )。教師追問:“為什么可以寫成這么多比例” ?(4)3/4:1/8=( ):2。教師追問:“括號里為什么只能填12” ?目的在于加深對比例意義的認識和理解。這個環節的設計用足了練習題的資源,達到了一題多練的目的。在學完比例的性質后,教師設計了(1)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2)填空:一個比例,內項積是18,其中一個外項是2,另一個外項是( )。(3)(? ):3=4:( )。教師問:“怎么填就可以填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