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cwx28"></rt><rt id="cwx28"><delect id="cwx28"><bdo id="cwx28"></bdo></delect></rt><bdo id="cwx28"></bdo><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delect id="cwx28"></delect><bdo id="cwx28"></bdo><rt id="cwx28"></rt><delect id="cwx28"></delect><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 <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
  • 領導講話
  • 自我介紹
  • 黨會黨課
  • 文秘知識
  • 轉正申請
  • 問題清單
  • 動員大會
  • 年終總結
  • 工作總結
  • 思想匯報
  • 實踐報告
  • 工作匯報
  • 心得體會
  • 研討交流
  • 述職報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報告
  • 調研報告
  • 自查報告
  • 實驗報告
  • 計劃規劃
  • 申報材料
  • 當前位置: 勤學考試網 > 公文文檔 > 實踐報告 > 正文

    發改報告關于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

    時間:2023-04-16 17:10:50 來源:勤學考試網 本文已影響 勤學考試網手機站

    關于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各位代表:我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發改報告關于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供大家參考。

    發改報告關于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


    關于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各位代表:

    我受上海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上海市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4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04,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上海市委的領導下,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決策為主線,大力實施科教興市主戰略,切實把中央精神與本市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保持了國民經濟增長較快、效益較好、活力較強的良好勢頭,促進了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成就,全面完成了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和任務。

    ()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

    國民經濟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預計全市生產總值達到744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3.5%,年度增量首次突破1000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長16.1%;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2.9%,增速為“十五”以來最高。二、三產業增幅差距從上年8.1個百分點縮小到2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本市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119.7億元,增長24.5%,首次突破1000億元。其中,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收入分別增長33.1%40.3%。

    工業企業效益穩步提高。預計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到1010億元,增長22.9%,首次突破1000億元。其中,電子信息產品、汽車、精品鋼材等六大重點發展行業利潤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重達到69%,比上年提高約2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繼續提高。預計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為116.9億美元,增長12.6%;實際到位金額為65.4億美元,增長11.8%。功能性外資項目明顯增多。

    ()落實宏觀調控政策成效明顯

    投資規模與經濟增長相適應。預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完成3084.7億元,增長25.8%,增幅比一季度下降11.5個百分點,投資結構進一步優化。

    開發區清理整頓取得初步成效。全市開發區數量核減了54.8%,規劃面積核減了37.9%。清理后,國家級和市級開發區規劃面積占全市開發區的比重近80%。

    信貸過快增長得到抑制。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15%,比一季度下降8.5個百分點。中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預計比年初下降2.9個百分點。

    物價總水平保持穩定。預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2,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0.9,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為103.6。

    能源和糧食安全得到保障。通過錯避峰和輪休等能源綜合調控措施,減少夏季高峰電力負荷需求160萬千瓦,調控后用電最高負荷為1500萬千瓦,增長10.1%,用電情況總體較為平穩。全年糧食總產量21.3億斤,糧食市場供應及價格保持穩定。

    ()經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

    產業結構加快調整。預計全市六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6%。其中,信息、金融、房地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11.3%、10%、8.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28.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所有制結構進一步完善。預計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實現2895億元,增長20%,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38.9%。全市注冊登記的各類企業達到53.6萬戶,其中私營企業戶數占全市企業總戶數超過7成。

    出口結構繼續優化。預計機電產品出口占全市外貿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提高5.6個百分點。私營企業出口增長1.3,占全市外貿出口比重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

    消費結構升級效應有所顯現。預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454.6億元,增長10.5%,1998年以來首次達到兩位數增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達到27.6%。

    ()社會事業發展繼續加快

    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預計全社會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170億元,增長32%,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比例達到2.29%。體現自主創新能力的每百萬人發明專利授權數增長89.4%。首批29個科教興市重大產業科技攻關項目全面啟動。

    教育事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高校布局進一步優化,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5%。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繼續保持在99.99%,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97.7%。新增勞動力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3年。

    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取得新成績。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和健康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建成市公共衛生中心、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實驗樓等一批衛生事業項目,完成了40所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完成新華發行集團等股份制改造,實施電影集團轉制,建成東方藝術中心等一批文化事業項目。成功舉辦了國際藝術節、F1中國站比賽等重要文化節慶和賽事,本市體育健兒在雅典奧運會上取得了優異成績。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積極的就業政策效應顯現。預計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5%,比上年降低0.4個百分點。實現新增就業崗位60.8萬個,比上年增加14.6萬個;新增非農就業崗位約15.3萬個?!叭f人就業項目”吸納就業困難對象約6.7萬人,困難群眾就業難問題逐步得到解決。

    居民收入穩步提高。預計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6683元和7337,分別增長12.2%10.2%,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比上年減少3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幅為199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同時,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市區人均住宅使用面積為20.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4平方米。廉租住房受益家庭累計擴大到1.35萬戶。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約58.7萬人,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09.4萬人,包含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在內的城鎮社會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對生活困難群眾的保障和救助力度進一步加大,企業職工月最低工資標準從570元提高到635,退休人員月養老金增加了55元。改善了部分退休勞模生活待遇。每月養老金低于75元的65歲以上老年農民得到了政府托底補貼。

    ()城市綜合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口岸功能進一步增強。預計口岸進出口商品總額為2825.8億美元,增長40.4%。上海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3596萬人次,增長45.3%。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455.4萬標準箱,增長29%,繼續保持了世界第三大集裝箱港地位;貨物吞吐量突破3.8億噸,首次超過鹿特丹港,成為世界第二大港。

    要素市場建設繼續加強。證券、期貨、外匯、黃金和產權等要素市場加快發展,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成為中央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的試點機構,上海證券交易所獲準推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上海期貨交易所燃料油期貨正式上市。

    公共交通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為44億人次,增長6.1%;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121公里,日均客運量達到131萬人次,增長18%。

    旅游、會展經濟日趨活躍。本市接待國內游客人數8505.1萬人次,增長11.9%。國際旅游入境人數達到491.9萬人次,增長53.8%。旅游星級飯店客房平均出租率預計為69%,比上年提高7.9個百分點。接待國際郵輪58艘次。舉辦國際會展202,展覽總面積306萬平方米。聯合國亞太經社會第60屆年會、全球扶貧大會、第二屆世界工程師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順利召開。

    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國際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7%,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已見成效,企業和個人信用報告日查詢量達到6000份。政府公開信息目錄超過萬條,“市民信箱”電子郵件系統、“付費通”業務平臺建成并投入運行。

    ()資源節約和環境建設取得新進展

    能源綜合利用水平繼續提高。預計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為1.02噸標準煤,在全國繼續處于先進水平。

    生態環境建設繼續加強。預計全市環保投入225.4億元,增長17.6%,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比例3.03%。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啟動項目250,占項目總數91.6%。

    二、2005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預期目標

    根據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對200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總體工作部署,建議2005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預期目標如下。

    上述主要預期目標的確定,綜合分析了國內外發展環境存在的機遇與挑戰,既考慮了發展的需要,也考慮了發展的條件?,F對有關主要預期目標作重點說明:

    ()關于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增長預期目標確定為11%左右,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第一,實現這一預期目標是有可能的。2005年國內外發展環境總體向好,世界經濟將持續增長,國際產業加速轉移;全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8%左右,我國經濟正處于新一輪增長周期的上升期;本市經濟連續1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05年繼續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增強了經濟持續發展的后勁。

    第二,本市發展也面臨一些亟待破解的瓶頸和難題。城市資源瓶頸與環境壓力有所增加,服務業發展的層次和功能有待進一步提升,市民關心的就業、交通、動拆遷等方面的問題需要著力解決,匯率、利率、油價、房價、股價等要素和重要商品價格聯動變化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本市發展的影響也需要積極應對。

    第三,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統籌考慮經濟發展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的關系。本市要把握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市主戰略。既要通過較快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難題,也要統籌考慮資源、環境的可承載能力。要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業,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因此,確定適度的經濟增長速度,有利于我們把工作的重心進一步放到優化結構、突破瓶頸和解決民生問題上來,為“十一五”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關于科技研發、資源節約和環境建設的預期目標

    全社會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比例預期目標提高到2.4%。確定這一預期目標,是為了進一步引導全市方方面面全面貫徹“兩個第一”的思想,依靠科技進步,依靠人才資源,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吸引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海外等各方資金投入,放大政府投入效應,確保研發投入的持續增長。同時,培育產學研互動的創新機制,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最大限度地把科學技術和人才資源的能量釋放出來。

    反映本市資源節約的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預期目標為1.02噸標準煤以下,反映環境建設的環保投入相當于全市生產總值比例預期目標為3%以上。這兩個預期目標的提出,主要是考慮在當前全國煤電油運緊張狀況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本市能源供求仍較緊張,同時土地資源、水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的制約也日趨明顯。為此,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節能降耗、資源集約利用的重要性,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城市,努力形成促進自覺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機制和社會氛圍。同時,要著眼于提升城市的整體環境質量,繼續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力度,全面完成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切實做到從節約資源中求發展,從保護環境中求發展。

    ()關于外貿出口和利用外資的預期目標

    外貿出口預期增長15%。一方面,保持外貿出口穩定增長是本市促進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的客觀要求;另一方面,出口增長的基數較高,國際貿易摩擦增多,保持外貿出口持續快速增長的難度加大。因此,我們要在保持外貿出口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引導各方面進一步優化出口結構,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進一步增強口岸功能,提升城市服務功能。

    利用外資預期有所增長。本市利用外資繼續保持一定的規模是有條件的。全球產業轉移進一步加快,跨國直接投資繼續回升,以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進入后過渡期,對外開放進入新階段,這些都有利于本市利用外資保持穩定增長。更重要的是,本市利用外資要進一步在提升功能和質量上下功夫,注重優化外資結構,把利用外資與產業結構升級、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國有企業改造結合起來,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此外,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和支持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參與境外能源及重要資源的合作開發。

    ()關于就業和城鄉居民收入的預期目標

    城鎮登記失業率預期目標為4.5%左右,城市和農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預期目標為分別增長10%8%左右。這些預期目標的確定,既要考慮到當前就業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仍較突出,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任務仍然較重;又要考慮到市、區兩級政府共同促進就業的機制已初步形成,市場促進就業的作用進一步顯現,全年將繼續新增就業崗位50萬個。同時,隨著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小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繼續實施,城鄉居民收入有望穩步提高。

    實現上述預期目標需要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完善就業結構與調整產業結構的關系,要綜合考慮產業結構升級對擴大就業的聯動影響。二是促進就業和扶持創業的關系,要努力改善創業環境,著力解決生活困難和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問題。三是促進就業和政府救助的關系,著力形成聯動機制,促進有勞動能力的低保人群就業脫貧,進一步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四是規范收入分配秩序和促進居民收入增長的關系,努力緩解社會成員收入差距的矛盾。

    ()關于價格總水平的預期目標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預期目標為103。主要考慮當前價格形勢比較復雜。一方面,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進一步顯現,為穩定物價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另一方面,價格上漲的壓力比較明顯。國際石油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近年來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對下游行業和產品價格的傳導效應將逐步顯現;糧食和主要副食品價格變動尚有不確定性因素;調整和改革部分公用事業和服務價格的任務仍然較重。

    物價問題關系經濟全局,關系群眾生活,關系社會穩定。我們要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這既是國家宏觀調控的要求,也是保持本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實現價格預期調控目標,既要加強對重要商品價格的監測和監管,又要繼續推進價格改革,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但必須統籌安排價格調整的時機、頻率和力度。

    為實現2005年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我們要全面落實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和《政府工作報告》中所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繼續堅持以改革促發展,重點圍繞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和構建和諧社會,深化各項改革。已決策部署的改革,要明確節點目標和責任主體,加快推進實施;已明確方向和目標的改革,要找準突破口,抓緊完善改革方案,爭取適時啟動。要統籌兼顧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確保本市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三、2005年上海市重大項目建設計劃

    2005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一批功能性重大項目將如期建成。重大項目安排體現了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項目選擇突出了重大工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全年共安排正式項目50,預備項目8,年內建成與基本建成項目24項。

    ()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立足增強城市功能,加快樞紐型、功能性、網絡化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綜合交通設施服務能力,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城市生態環境。安排正式項目27,其中建成項目14,新開工項目1項。

    加強樞紐型對外交通項目建設。建成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開工建設二期工程,并抓緊后續工程前期工作,為建成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提供支撐。全面實施浦東國際機場擴建工程,上半年建成浦東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并投入使用,開工建設二期航站樓和第三跑道,加快上海航空樞紐建設?;窘ǔ缮虾hF路南站、浦東鐵路南段工程。全面建成A30郊環、A7亭楓等高速公路,基本形成“153060”市域高速公路網絡。加快推進長江隧橋工程建設。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體系。為盡快建成本市軌道交通基本網絡,全力推進軌道交通4號線、8號線等項目實施進度,加大正在向國家報批的6號線、9號線等項目前期工作力度,4號線與3號線實現“C”字形共線運營,8號線年底全線19座車站結構封頂,7號線年內開工建設。結合城市道路、交通樞紐建設,突破難點,保障重要節點的實施進度。確保中環線浦西北段、西段以及翔殷路越江工程年內建成通車,推進上中路越江工程建設,初步形成全市高架、地面、地下一體化交通網絡。

    完成第二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完成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二期工程,主要河道實現“面清、岸潔、有綠、暢流、水凈”的整治目標。加快實施污水治理三期等工程,使城市整體環境質量達到預期目標。

    加快電源、電網項目建設。爭取化工區熱電聯產項目第一套機組在迎峰度夏中發揮作用,年底第二套機組并網發電。推進華能上海燃機電廠建設,2006年上半年正式投產奠定基礎。加快外高橋電廠三期和液化天然氣(LNG)項目前期工作。

    ()重大產業項目建設

    圍繞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依托重大產業基地,加快推進一批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裝備工業、基礎原材料工業等重大項目建設,增強產業發展后勁。安排正式項目10,其中建成項目6項。

    推進汽車產業基地新一輪項目建設。建設上海通用金橋廠區擴建項目,年底前新一代中高級轎車投入批量生產。建成上海大眾動力總成合資項目,穩步提升整車生產能力。

    加快建設上?;^主體工程。上半年建成賽科90萬噸乙烯工程,年底前完成上海聯合異氰酸酯項目土建工程,初步實現上?;^“一體化”運轉。

    全面建成鋼鐵精品基地骨干項目。上半年,寶鋼寬厚板軋機工程投產、冷軋帶鋼工程完成設備安裝,一鋼不銹鋼擴建工程年內完成無負荷試車,逐步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能替代進口的高端產品。

    加快上海國家軟件出口基地建設。爭取基本建成軟件研發基地,吸引一批國內外大企業入駐,擴大本市軟件出口規模。

    ()重大社會事業項目建設

    體現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圍繞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社會事業領域建設,全面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安排正式項目13,其中建成項目4,新開工項目2項。

    加強科技研發和技術創新項目建設。推進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上海光源項目建設,建設國內第一個汽車整車風洞項目,開工建設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項目、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項目,繼續推進微小衛星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

    加快楊浦知識創新區設施建設。加快楊浦知識創新區“校區、園區、社區”聯動發展,建成復旦大學光華樓、中央社區一期工程以及復旦大學新江灣城校區一期部分項目,全面提升楊浦知識創新區整體水平。

    推進“外灘源”歷史文化保護項目。結合地下空間開發和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加快中山東一路33號大綠地園林建設,以及優秀歷史保護建筑的修繕,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歷史風貌街區。

    建成衛生、體育領域重點工程。年內建成設施先進、學科領先、服務優質的第一人民醫院松江新院。建成上海旗忠森林網球中心項目,確保11月世界網球大師杯總決賽順利舉辦。

    ()世博會前期項目建設

    體現實施國家戰略,抓緊開展世博會項目前期工作,重點推進寶鋼浦鋼公司搬遷、中船江南造船廠搬遷項目。其中,寶鋼浦鋼公司搬遷工程年內土建施工全面展開,中船江南造船基地一期工程部分造船設施和船塢上半年開工,以保障世博會主體工程建設場地按節點完成動拆遷。

    • 考試時間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課程
    • 試題
    • 招聘
    • 文檔大全

    推薦訪問

    想看手机在线黃色欧美围产一级大片-1级毛片免费视频看一下-av不卡免费啊不想在线观看-国产美女毛片Av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