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cwx28"></rt><rt id="cwx28"><delect id="cwx28"><bdo id="cwx28"></bdo></delect></rt><bdo id="cwx28"></bdo><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delect id="cwx28"></delect><bdo id="cwx28"></bdo><rt id="cwx28"></rt><delect id="cwx28"></delect><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 <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
  • 領導講話
  • 自我介紹
  • 黨會黨課
  • 文秘知識
  • 轉正申請
  • 問題清單
  • 動員大會
  • 年終總結
  • 工作總結
  • 思想匯報
  • 實踐報告
  • 工作匯報
  • 心得體會
  • 研討交流
  • 述職報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報告
  • 調研報告
  • 自查報告
  • 實驗報告
  • 計劃規劃
  • 申報材料
  • 當前位置: 勤學考試網 > 公文文檔 > 實踐報告 > 正文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三篇

    時間:2021-12-01 13:53:30 來源:勤學考試網 本文已影響 勤學考試網手機站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三篇

      你知道怎么寫火山口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嗎?經過昌樂火山口工程地質實習,我們知道了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下面是勤學考試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三篇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1

      一、 目的

      1、 認識各類地質現象。

      2、 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質技能,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等。

      3、 現場認識斷層、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4、 樹立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建立地質思維,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地質認識實習是地質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三基)訓練的實踐過 程, 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使同學們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 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進一步鞏固和掌握《礦山地質》課程的基本內容和方 法,為以后的教學和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主要任務

      1、采集礦物和巖石標本,進行肉眼鑒定描述,訓練野外鑒別礦物和巖石的 能力, 初步掌握三大巖類的特征與區別標志, 尤其是沉積巖與巖漿巖的野外判別。

      2、由老至新了解華北型沉積地層層序、接觸關系、巖性特征及其沉積環境 和沉積礦產,建立地質發展的時、空概念。

      3、初步掌握褶皺、節理和斷層等主要地質構造的野外觀測方法和依據。

      4、結合野外實際地質作用現象,觀察認識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 和沉積作用等外動力地質作用,認識各種地質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景觀。

      5、初步學會地形圖的使用、路線地質剖面的測量、地質點定點與描述、利用地 質羅盤儀測量地層產狀要素、野外地質記錄等基本地質工作方法。

      三、實習方式與注意事項

      1、本實習屬于教學性質的認識實習,以教師指導方式為主,結合課堂學習 的理論知識,聯系地質實際認識各種地質現象和地質作用,學會簡單的野外工作 方法。

      2、實習期間以實習小組為單位,組長為本小組負責人,小組成員要互相照 顧、互相幫助;整個實習期間均為集體活動,嚴禁個人行動。

      3、實習開始要認真做好準備工作,閱讀實習指導書,明確實習目的和任務, 了解實習計劃和安排,準備實習用品。

      4、野外實習中,每到一處,學生先集中聽老師講述,然后按實習小組分頭 進行地質觀察描述,有問題要及時提出,爭取在現場弄懂。

      5、自覺遵守紀律,愛護樹木、莊稼,不亂仍雜物,保護環境,上山嚴禁煙 火。

      6、上山不準穿涼鞋、要穿長褲;野外工作時禁止相互嬉戲、打逗,避免使 石塊墜落傷人,在公路邊工作時注意交通安全。

      7、妥善保管實習指導書、羅盤等實習用品,遺失照價賠償。

      8、無特殊情況必須出野外,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向實習帶隊老師請假并獲批 準。

      9、要求學會用羅盤實地測量巖層產狀,實地分析正逆斷層和褶皺構造。

      10、解釋分析巖層產狀的外力因素。 地質發育簡史 本區自太古代至第四紀經歷了漫長的地質歷史,總趨勢表現為由太古代的活 動,到元古代后轉向穩定,印支期又有活化的特征;沉積環境由元古代-古生代 的海相和海陸相沉積,至中生代轉向陸相沉積環境的演化過程。本區的構造演化 可劃分為四個演化階段:

      1 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基底形成階段 太古代早期(約 3.5Ga),在冀東一帶出現海底火山噴發,形成了以遷西群為 代表火山一沉積建造。太古代晚期(約 3.0Ga)地殼開始分異,形成以阜平群、 泰山群等為代表的孤立分散的小陸塊。大約 2.5-2.6Ga,發生強烈的阜平運動, 分散的陸塊粘合形成較大的剛性塊體。

      早元古代早期的五臺運動使剛性板塊進一 步擴大,奠定了華北板塊的基本構造格架。早元古代晚期的呂梁運動,使沉積區 褶皺隆起,形成了包括本區在內的統一的華北板塊結晶基底。

      2 中新元古代裂塹演化階段 呂梁運動后,華北板塊進入相對穩定的蓋層發育階段,早期由于地殼較薄, 具有相當的活動性,廣泛發育裂塹。接受了青白口系長山組、景兒峪組濱淺海沉 積。新元古代末期,本區整體上升成陸,在約 2 億年的漫長地質歷史時期中遭受 剝蝕夷平,缺失震旦系和早寒武世早期沉積,早寒武世中期本區再度下降接受沉 積,形成府君山組與景兒峪組平行不整合接觸關系。

      3 古生代穩定蓋層發育階段 古生代伊始,華北板塊作為一個整體再度下降接受沉積。由早寒武世晚期至 晚寒武世海侵擴大,本區發育以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泥質條帶灰巖、藻灰巖 為代表的動蕩淺海環境沉積物。早奧陶世海侵進一步擴大,亮甲山期為本區最大 海侵時期,沉積巨厚的濱淺海碳酸鹽巖沉積。從晚奧陶世開始,由于受加里東運 動影響,本區再次整體上升成陸,長期遭受剝蝕夷平作用達 140Ma 之久,形成 了準平原化的地形地貌。中石炭世才重新下降接受沉積,沉積了本溪組和太原組 海陸交互相含煤建造。晚石炭世末期地殼上升,使本區自早二疊世開始脫離海相 環境,逐步轉入陸相沉積環境。中石炭世一早二疊世,本區處于氣候潮濕、地勢 低平、植物茂盛、沼澤廣布的環境,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成煤期。

      4 中新生代濱太平洋構造演化階段 中新生代,本區構造演化進入了新的板塊構造體制發展階段。特別是自晚三 疊世以來,地殼活動的動力機制發生了根本轉變,伴隨著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 的俯仲作用,本區和整個中國東部一樣,開始了一個全新的地質歷史發展過程。

      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的近東西向構造為中新生代北北東向的環太平洋構造體系 所取代,表現為區域構造線方向的偏轉和強烈的構造一一巖漿活動。

     ?。?)印支運動階段 以深層構造變形、中深的區域熱動力變質作用和小型巖脈侵入和改造為 特點。變形層次較深,構造作用過程中熱的參與起著重要作用。

     ?。?)燕山運動及其區內巖漿活動 區內主體構造形成和演化時期,是褶皺、斷裂、巖漿和變質作用均極為 活躍階段。本期構造作用塑造了區內現今主體構造格架。

     ?。?)喜馬拉雅運動與現代地貌格局的形成 以北京西山山前高角度正斷層的活動為代表, 是現今北京西山山區和東部平 原的分野階段,塑造了現今地貌格局 實習地區概況 實習區內千米以上的山峰有多座, 著名的如百花山海拔 1991m, 靈山達 2420m, 南部上寺嶺 1307m。區內大多為低山和丘陵區,高程一般為 150-300m,總體地 勢為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東南為華北平原。

      實習區內主要河流為永定河、大石河和拒馬河等,永定河是北京地區的主要 河流,發源于呂梁山北端東部,其上游為桑干河,向東流經山西、河北、經北京 西山和平原,在天津匯人海河,然后流入黃海。這些主要河流的支流向上游呈樹 權狀撒開,形成了北京西山和平原的密集水系。 北京西山年降水量 700mm 左右。雨季為 7 一 8 月,其降水量占全年的 70%,山洪主要集 中在這個時期。每年 6 一 7 月為高溫季節,7 月平均氣溫為 28℃,極高溫度可達 40℃;1 一 2 月為低溫季節,1 月平均氣溫為一 6℃,極低溫度達一 22℃。4 一 10 月,日平均氣溫超 過 11℃,年雷暴日約 37 天,多集中在雨季。年大風日(>8 級)約 21 天,多在冬季和春季。

      區內工礦企業較多,包括燕山石油化工廠、首都鋼鐵公司等,此外還有一系列的具有一 定規模的煤礦和水泥和石灰廠礦,花崗巖、板巖和大理巖石料的生產也很可觀。農業方面, 平原區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丘陵和山區以雜糧為主,山口河灘地多植蘋果樹、梨樹和柿 樹等。 實習區北京西山位于近東西向的燕山山脈和北北東向的太行山脈的接合部位。

      區 內地質研究程度較高,地層發育較全,從太古界到新生界的主要地層單位均有出 露(圖 1) 。本區地層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區域變質作用。本區地層和巖石在華北 地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可與華北地區的其它地區對比。下葦甸地質路線

      一、地質路線

      該路線從下葦甸村西北約 300 米處至下葦甸村, 沿公路向東南至丹里為止。

      下葦甸屬北 京市門頭溝區管轄, 位于北京市西北, 有豐沙鐵路、 門臺鐵路以及公共汽車至此, 交通方便。

      二、觀察內容

      1、主要觀察青白口系至上寒武統的地層剖面。

      2、下馬嶺組至奧陶系下統各組的主要巖性特征、結構構造特征。

      3、沉積巖構造特征(鮞粒、竹葉狀、疊層石、斜層理等)并分析沉積環境。

      4、觀察侵入巖脈并判斷巖脈的相對地質時代。

      5、測量地層產狀。

      6、其它褶皺、斷裂等構造現象和階地。

      三、資料簡介

      本區在地質構造上位于京西著名的髫髻山復向斜、 九龍山復向斜和妙峰山復向斜之間的下葦 店穹窿的東部(圖 3-1) 。該穹窿中心出露有燕山期花崗閃長巖侵入體、地層出露由穹窿核 部向外依次為青白口系、下寒武統、中寒武統、上寒武統、下奧陶統、中奧陶統、上石炭統、 下二選統、上二疊統和侏羅系,以及侵入于上述地層之中侏羅紀的花崗閃長巖。各時代地層 大多為整合接觸關系。

      只在下寒武統昌平組與青白口系景兒峪組之間、 中石炭統本溪組與中 奧陶統馬家溝組之間為假整合接觸關系,侏羅系則與下伏地層成不整合接觸關系。 巖石 實習區可觀察到的主要以沉積巖為主,在沉積巖下部可看到少量變質巖露 頭,只有在斷層或斷裂中可看到傾入的巖漿巖。這主要以觀察的地點有關,因為 我們的實習地主要在公路旁,看到的巖石以開路時切開的巖石露頭為主。其余地 點基本為植被和泥土覆蓋。

      一、沉積巖

      1、碎屑沉積巖:

      區內碎屑沉積巖主要有礫巖、砂巖、粉砂巖、砂質頁巖、頁巖、泥巖和一些 火山碎屑沉積巖等,分布廣泛,形成時代為太古代至新生代。

      2、化學沉積巖 區內化學沉積巖主要有灰巖、白云巖和硅質巖等。在區內主要分布于百花山 向斜的兩翼。其形成時代主要是:薊縣紀、青白口紀、寒武紀、奧陶紀等。

      二、巖漿巖

      京西巖漿巖出露面積較大,主要可以分為深成侵入巖、淺成侵入巖和噴出巖 類,均形成于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深成侵入巖是區內分布廣泛,主要為中性 到酸性巖體,從南到北都有出露。區內出露較大的巖株有房山巖體、靈山巖體等 及與之相伴形成的巖枝。

      淺成侵入巖主要是和深成侵入巖相伴形成的一系列的巖 墻、巖床、巖枝等,從基性到酸性均有發育。

      三、變質巖

      變質巖巖類較為復雜,主要有大古界基底變質雜巖,顯生宙的區域動力變質 巖類和熱接觸變質巖類。

      太古界變質雜巖大面積出露于實習區南西部,其它地區則零出露。主要巖性 有片麻巖、斜長角閃巖、變粒巖組成,并受到中等到強烈的混合巖化作用,形成 了各種類型的混合巖。動力變質巖主要發育在各類斷層帶中,主要巖性有各種變 余糜棱巖、糜棱巖和斷層巖等。區域變質巖類分布廣泛。主要有板巖、干枚巖、 片巖、片麻巖和變質砂巖(礫巖) 、大理巖等。在與各類巖體的接觸部位,還發 育各種類型的熱接觸變質巖類。

      地質構造

      一、斷裂構造

      1、北東向斷裂 主要包括紫荊關深斷裂帶和懷柔淶水斷裂帶及其伴生的小斷裂, 是區內主要斷裂。

      北東 向斷裂主要變形時期為晚侏羅世,后期新生性、繼承活動性明顯。斷裂活動控制了晚侏羅世 及白堊世侵入巖體及早白堊世火山沉積盆地的分布和發展。

      2.北東東向斷裂

      北東東向斷裂與北北西向斷裂相互交切而呈棋盤格狀,一般規模不大,長幾 Km 至十余 km,總體走向北東 60~70°,斷面緊密、平直,斷距很小,主要形成于侏羅紀末,是上述 北東向主斷裂共生的斷裂。斷裂性質呈左行壓扭性。

      3.北西-北北西向斷裂 本組斷裂一般規模不大,長幾 km 至十余 Km,區域上個別可達上百 Km,主要變形時期為 侏羅紀,是前述北東向主斷裂共生的斷裂,并與北東東向斷裂配套。斷裂性質呈張扭性。

      二、褶皺構造

      北京西山的褶皺構造較為發育, 軸向主要為北東東向至近東西向, 主要有:

      百花山向斜、 九龍山(三家店)向斜、馬鞍山(谷積山)背斜和北嶺向斜等。

      1、百花山向斜 百花山向斜分布于北京西山中部,呈北東-北東東向展布,核部地層為侏羅系火山巖, 兩翼分別為古生界和元古界;兩翼地層傾角約 30?,近對稱分布,軸面直立。褶皺的北翼與 西南部為斷層切割及燕山期巖體侵入改造, 表明其形成于巖體侵入前, 區內零星發育的白堊 系沒有卷入褶皺,因此褶皺形成于中侏羅世后,白堊紀之前,是印支運動一燕山運動早期的 產物。

      2、九龍山(三家店)向斜 九龍山向斜分布干百花山向斜東部, 呈近東西向展布, 與百花山向斜的構造特點極為相 似,二者為同期構造作用下形成。核部地層為是侏羅系火山巖,兩翼主要為古生界;兩翼地 層傾角約 30°,近對稱分布,軸面直立。

      3、馬鞍山(谷積山)背斜 馬鞍山背斜分布于九龍山向斜與北嶺向斜之間, 呈北東東或近東西向展布, 核部地層為 薊縣系霧迷山組,兩翼分別為青白口系、寒武、奧陶系和石炭、二疊系。在橫剖面上,背斜 總體成箱狀,兩翼較陡而頂部平坦,總體向東傾。

      實習總結

      這次地質實習,我們結合理論學 到了很多實際知識。通過實地考察,對課本所講的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開 闊了視野,知識從感性認識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更體會到 了野外地質工作的無限樂趣與艱辛。觀察了各種地質現象并積累了許多地質、地 貌方面的材料,通過親身實踐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實現了理論與實踐 的結合。老師以自身豐富的經驗與學識,像我們講述了各種地質知識與現象,在 他們身上體現了務真求實、 精確嚴謹一絲不茍的教學風格和艱苦樸素平易近人的 人格魅力,我學到了寶貴的知識,鍛煉、提高了我們野外實習、考察的能力,為 我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通過實習,走進了大自然,走進了實地,是我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自然的 偉大,人的渺小,是我們對地質地貌學有了更大的興趣和好奇。是我們在書本上 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結合到了一起,對理論知識起到了加深鞏固的作用。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2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了解,掌握了關于工程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為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了解,我們20____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了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六月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 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巖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云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一、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盡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于工程實施,

      第六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呈現黃綠色。

      第七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兩米,顏色呈現綠色,空隙發育,石灰巖表面覆蓋物為填充在裂隙中的雜質。

      第八層為頁巖,厚度約七米,顏色為紫紅色風化程度比較大

      第九層為石灰巖,厚度約兩米,顏色為灰白色,縱向裂隙發育比較大,但是橫向裂隙發育小,前度較高。

      第十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五米,顏色呈鮮紅色,由于該層位于山頂,所以此處巖石風化嚴重。

      二、毛莊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四米,顏色為紫紅色,頁巖中含有云母

      第二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十三米,顏色呈現紫紅色

      第三層是由頁巖組成,厚度約為四米,顏色為紫紅色,由于該處地勢高以及各種外力因素,使得該巖層水土流失嚴重,表面基本無植被覆蓋

      第四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八米。

      第五層:灰色石灰巖,厚零點二米。

      第六層:灰色鮞狀石灰巖,厚零點三米。

      二、 徐莊組

      由于徐莊組地勢陡峭,我們不能繼續前行,所以未能近距離觀察徐莊組的巖層組成。

      2、認識滑坡與斷層

      下午我們到達靈巖寺附近,開始下午的實習,主要是認識滑坡,斷層以及一塊花崗巖。

      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實習地點,指著遠處的山體讓我們找出斷層的上盤,下盤,斷層線,斷層面以及滑坡體,然后詳細講解了該處滑坡和短層,在山路的一邊同學們邊聽邊記,最后老師帶我們去看了一塊花崗頒巖,三號的實習結束,

      3、認識蘇莊斷層

      六月四號,我們開始了第二天實習,首先是一處斷層,這處斷層比昨天的更有價值與意義,因為該處斷層斷距小,我們能看的很清楚上盤,下盤等,而且該處斷層低。加深了對斷層的認識。

      4、地質羅盤的實習及背斜的判定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為巖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為巖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褶皺要素:褶皺要素是指褶皺的各個組成部分,主要有:核、翼、轉折端、樞紐、軸跡、脊線和槽線、褶軸。

      結束斷層的實習,我們繼續登山,開始褶曲的認識與實習,首先,老師將我們帶到一個牙口讓我們判斷一下該處是向斜還是背斜,同學都說是向斜,老師說過一會就知道答案了,咱們慢慢的揭露它,然后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對地質羅盤進行了實習,同學們分組測量,我所測得巖石產狀如下:走向NE35,傾向NE360,傾角45 。

      在結束了羅盤的實習,我們繼續上行,在途中老師不時停下給我們講解背斜與向斜的判定方法,我們從中知道背斜與向斜不能簡單通過直觀的感覺來判斷,就像這個山他就是一個背斜構造,雖然在途中非常像向斜,當我們走到最后一個山頭的時候,結果就出來了,這就是一個背斜構造,是由于地質運動的時候,兩側受力不均造成背斜的一翼陡峭,而另一翼緩,所直觀看上去容易造成錯誤判斷。

      在看完了,這個背斜構造后, 我們的實習全部結束,下午返校。

      四、實習的結論

      1、我們在實習過程中學到了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縮小了書本與實際的差距

      2、學會了地質羅盤的使用,測得巖層產狀

      3、掌握了背斜與向斜的基本判定

      4、對斷層與滑坡等地質現象有了進一步認識,理論聯系實際。

      5、了解了饅頭山的巖層構造,對沉積巖有了更深的認識。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總結3

      為了讓我們土木專業的學生多了解一些當前比較普遍的建筑形式及建筑方法,磨練我們當代大學生的吃苦耐勞的毅力及勤看、勤問,勤思,勤學的習慣,把我們從理論的殿堂帶入實踐的前線,為了讓我們下學期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在小學期學院組織我專業的學生進行了五天的土木專業認識實習。

     ?。ㄒ唬?ldquo;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第一次,親身感受到土木工程是一門大學問,有很多很多的知識。我還是個連土木工程門都沒進的無知學生,要學的很多,要做的很多,今后的時光應該是自己發奮讀書的日子,是努力求索的日子。

     ?。ǘ睦碚摰綄嵺`還有一段路要走。

      在我們的第一天第一站一座拱橋的施工現場,謝老師問:“這座橋的拱是雙曲線,還是拋物線。”記得當時我的大腦一片空白,我并不是不知道,但是沒有馬上反應過來,為什么呢?沒有意識,沒有將從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意識。以后,要多加努力,大學不是高中,要學真本事,能把課本上的東西運用到實際中去,并有所創新,才能算是真正學會了,才是真正的本事。

     ?。ㄈ┮雽W好,先要“三勤”。

      在許多工地,特別是__開發區房建工地,工地技術人員等給我們最多、最寶貴經驗就是“三勤”,勤看、勤問、勤思。對各工地、工程,要多留心看,施工技術、施工方法、施工管理等要多留心看,另外,就是對于專業書籍等要多看;對發現的問題和不太清楚的地方要多問,問技術人員,問工人師傅,總之,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問題解決好,搞清楚;對于任何問題、任何方法等,都要經過自己的認真思考,不要把問題留給別人去解決,不要簡單的照搬別人的方法,思考是進步的捷徑。

     ?。ㄋ模W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長。

      這次老師和工地技術人員,讓我記憶最深的話就是“學真本事,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不要死鉆課本,但也不要脫離課本,聯系實際,要把本事真正學到手,學過的就要能用的上,能在將來的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本領。要有自己的特長,用工人師傅的一句話就是“一招先吃遍天”,要有自己的奪人之處,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ㄎ澹└愎こ桃艹钥?,要有耐力。

      一個連陽光都見不得的人,會有什么作為呢?一個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的人更不會有什么作為。這次實習我的又一收獲,就是自己的毅力,又得到了一定的鍛煉,為將來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準備了一份適應力。

     

    相關熱詞搜索: 工程地質 實習報告 總結

    • 考試時間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課程
    • 試題
    • 招聘
    • 文檔大全

    推薦訪問

    想看手机在线黃色欧美围产一级大片-1级毛片免费视频看一下-av不卡免费啊不想在线观看-国产美女毛片Av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