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cwx28"></rt><rt id="cwx28"><delect id="cwx28"><bdo id="cwx28"></bdo></delect></rt><bdo id="cwx28"></bdo><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delect id="cwx28"></delect><bdo id="cwx28"></bdo><rt id="cwx28"></rt><delect id="cwx28"></delect><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 <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delect id="cwx28"></delec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noframes id="cwx28"><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noframes id="cwx28"><rt id="cwx28"><rt id="cwx28"></rt></rt>
  • 全部考試
  • 考試報名
  • 考試時間
  • 成績查詢
  • 網絡課程
  • 考試真題
  • 模擬試題
  • 公文文檔
  • 文檔大全
  • 作文大全
  • 范文大全
  • 招聘大全
  • 當前位置: 勤學考試網 > 考試報名 > 正文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時間:2020-09-26 08:08:43 來源:勤學考試網 本文已影響 勤學考試網手機站

    XXX2007年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編制單位:

    編制年月:二OO七年六月

    項目名稱:XXX2007年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項目法人:XXX文體局

    法人代表:XXX (XXX文體局局長)

    通訊地址:XXX文體局

    聯系人:XXX 電話 0875-*******

    郵政編碼:678100

    申報單位:XXX文體局(蓋章)

    申報時間:2007年6月

    可研報告審定:——()

    可研報告審核:——()

    可研報告編寫:——()

    ——()

    參加可行性研究人員:

    ——()

    ——()

    ——()

    目錄

    第一章總論 (1)

    1.1 項目背景 (1)

    1.1.1 項目名稱 (1)

    1.1.2 XXX情概述 (1)

    1.2 體育事業發展現狀 (2)

    1.2.1 基本情況 (2)

    1.2.2 城鄉農村群眾體育活動 (3)

    1.3 可行性報告編制依據 (4)

    1.4 項目的由來與準備 (4)

    第二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

    2.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5)

    2.2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5)

    第三章項目建設條件及選址 (6)

    3.1建設條件 (6)

    3.2項目選址 (6)

    第四章建設規模及方案 (6)

    4.1 指導思想 (7)

    4.2 總體規劃及主要建設內容 (7)

    第五章各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項目實施方案 (7)

    5.1 漭水鎮9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7)

    5.1.1 漭水鎮基本情況 (7)

    5.1.2 老廠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9)

    5.1.4 明德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10)

    5.1.5 河尾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11)

    5.1.6 漭水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11)

    5.1.7 共裕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12)

    5.1.9 聯福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13)

    5.1.10 沿江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14

    5.2 卡斯鎮11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14)

    5.2.1 卡斯鎮基本情況 (14)

    5.2.2 卡斯鎮全民健身活動基本情況 (17)

    5.2.3 卡斯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18)

    5.2.4 龍潭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19)

    5.2.5 龍洞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0)

    5.2.6 廣邑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1)

    5.2.7 客邑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2)

    5.2.8 大水平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3

    5.2.9 新谷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4)

    5.2.10 邑林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5

    5.2.11 大塘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6

    5.2.12 蘭山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7

    5.2.13 毛寨村國家農民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28第六章環境保護、衛生安全及消防 (29)

    6.1環境保護 (29)

    6.2衛生安全及消防 (29)

    第七章項目組織管理 (30)

    7.1 項目組織實施監督 (30)

    7.2 項目組織管理機構 (30)

    7.3 項目實施進度及人員培訓計劃 (30)

    第八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 (30)

    8.1 項目投資估算 (30)

    8.2資金籌措 (31)

    第九章效益分析 (31)

    9.1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1)

    9.2改善農村體育基礎設施 (31)

    第十章結論和建議 (32)

    10.1 結論 (32)

    10.2 有關建議 (33)

    附件:1、XXX人民政府資金承諾

    2、XXX發改局項目建議書批復

    3、XXX文體局項目建議書請示

    4、環境影響登記表

    附表:XXX2007—2008年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建議方案表

    附圖:漭水鎮和卡斯鎮體育活動場地選址現狀圖、規劃圖

    第一章總論

    1.1 項目背景

    1.1.1 項目名稱

    XXX2007年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1.1.2 XXX情概述

    XXX是一個多民族的山區農業縣,位于云南省西部,地處臨滄、大理、保山三地州市結合部,屬保山市,與保山市的隆陽區、施甸縣、大理州的永平、漾濞、巍山、臨滄市的鳳慶、永德等縣接壤??鐤|經99°16"至100°02",北緯24°14"至25°12"之間,國土總面積388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97.1%,最高海拔2875.9米,最低海拔608米,相對高差2268米,境內氣候垂直變化明顯,干濕季節分明,有低熱、溫熱、溫涼、高寒四個氣候帶。

    全縣轄13個鄉(鎮)、125個村民委員會、1990個村民小組。2006年末總人口34.2萬人,其中為少數民族3.6萬人,全縣國內生產總值1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802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

    2001元。年均667元以下的收入人群還有5萬人,屬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

    近年來,在中央、省、市的扶持下,XX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基礎設施相對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歷史條件,地理位置等多種因素制約,昌寧科教、文化體育、交通、衛生、水利等基礎設施脆弱,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差,經濟社會發展的落后狀況仍未改變,被列入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程重點縣,縣、鄉(鎮)村級綜合經濟實力都比較弱,特別是文體體育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

    1.2 體育事業發展現狀

    1.2.1 基本情況

    XXX的體育事業在上級各有關部門扶持幫助下,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領導重視下,堅持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基本形成了國家與社會共同興辦,具有本縣特點的全民健身活動機制。以全民健身運動為基礎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基本達到經?;?、多樣化、制度化。學校體育、少兒體育、城鎮職工群眾體育,鄉村農民體育,老年體育等群眾體育活動發展迅速,競技水平不斷提高。改革開放20年更是有了長足的發展。1999年,XXX以《XXX 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成立XXX全民健身指導協調委員會的通知》(昌政辦〔1999〕52號)文,成立了全民健身領導小組。全縣

    2

    各類運動隊在參加地市級以上的比賽中,共獲得第一名300個,第二名313個,第三名324個,籃球、乒乓珠、田徑都分別多次榮獲團體總分一、二、三名,縣業余少體校共向上級體育系統輸送體育人才46名,向體育院校培養輸送體育人才152名。目前,全縣有田徑、乒乓球、籃球、足球、地擲球、老體協等各級體育協會34個,并于2004年9月經保山市體育局批復成立了昌寧體育總會,容納萬人的昌寧體育場于200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

    1.2.2 城鄉農村群眾體育活動

    全縣13個鄉鎮,個個鄉鎮有文化體育工作站,有老年體育協會,有農民體育運動隊,每逢重要節日、慶典都有舉辦規模不等、形式多樣、鄉土氣息濃郁的群眾體育活動的傳統,全縣每兩年就要舉辦一次職工籃球、職工排球、農民籃球運動會、少兒田徑運動會,老年乒乓球運動會更是盛況空前,全縣每年舉辦的各類體育競賽和體育培訓鄉鎮農村約在30場次以上,參賽人數達4000多人次,縣城均在15場以上,參賽、參訓人數達20000人次以上,由于XXX是山區農業縣,農村人口占90%以上,且山區鄉鎮村民委員會及村完小運動場地多為土建,不規范,搞好農村的健身活動是全民健身計劃能否真正落實、人民體質能否真正增強的關鍵。因此,XXX文體局每年都要抽調工作人員30人次以上到各鄉鎮,協助鄉鎮文化體育工作站、鄉鎮體育協會對農村、

    3

    學校幫助指導開展群眾的體育活動,全面提高人民身體素質。

    1.3 可行性報告編制依據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

    2、《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3、《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4、《云南省體育設施管理條例》;

    5、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抓緊編報2007年和2008年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項目建議方案的通知》和《關于抓緊編報2007年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項目建議方案的補充通知》。

    6、XX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1.4 項目的由來與準備

    XXX在1984年建成的兩塊籃球場,位于縣城會堂廣場內,是全縣唯一的公共體育場地,在農村及村民委員會住地和村完小的籃球場多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八十年代靠農民集資投勞、學生義務勞動、鋤挖肩挑,在山坳里平正出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土運動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動的不斷深入,人們對崇尚科學、體育健身的意識不斷增強,XXX 體育總會下屬的各分支運動協會活動從城市輔射農村工作力度

    4

    加大,農閑時節、茶余飯后,節慶活動,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農民群眾日益增多,而晴天塵滿天,雨天水汪塘的土球場則嚴重影響著農村體育健身事業的發展,為抓住2007年國家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戰略機遇,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農民體育事業的發展和農村體育設施建設,決定在漭水鎮、卡斯鎮、雞飛鄉、氣候環境類型屬溫涼地區,亞熱帶地區、熱區的三個鄉鎮先行試點建設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并對農民健身工程的設計、實施、管理、地方資金配套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要求。

    第二章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發展體育運動,是關系到人民健康、民族強盛的大事。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全民健身綱要的深入貫徹落實,農民群眾崇尚科學、講文明、體育健康意識爭強,強烈要求國家興建體育設施和完善體育設施。加強村級公共體育場地建設,把體育服務體系覆蓋到農村。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群眾體育活動,是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根本保證。

    2.2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群眾體育需求旺盛,體育活動開展普遍,建設積極性高,體

    5

    育設施管護能力強,項目建設用地落實,無須新批辦,除少數村民委員會公共用地外,多數為村級完小學校用地,地方自籌配套資金落實,項目建設工程村農民自愿接受政府支持的民心工程。

    第三章項目建設條件及選址

    3.1建設條件

    縣委政府高度重視,用地落實。項目區群眾的積極性很高,當地黨委政府和村委會非常支持,力爭通過農村體育場地建設,發展農村體育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3.2項目選址

    根據XXX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和體育發展專項規劃,再項目選址上經過建設局和國土局的深入調查,以行政村為實施對象,充分利用村級公共土地,為確保用地落實,除少數項目場地選在村委會內,多數選在村完小,對原有土地球場進行改造,改善體育設施建設。

    第四章建設規模及方案

    6

    4.1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全民健身綱要》,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農民身體素質,建立社會穩定長效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2 總體規劃及主要建設內容

    在項目區建設一塊占地不少于700平方米,有一塊510平方米的標準籃球場,配備一副標準籃球架和二張室外乒乓球桌,球場四周有不少于200平方米的看臺區,設置、單、雙杠、沙坑跳遠,項目投資規模為3萬元(場地2萬元,設備1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財政補助2.4萬元,地方配套0.6萬元。

    第五章各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項目實施

    方案

    5.1 漭水鎮9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5.1.1 漭水鎮基本情況

    漭水,素稱“文墨之鄉”。地處XXX城東北部,距XXX城16公里;全鎮311平方公里國土分布于被稱為“東方多瑙河”的瀾

    7

    滄江畔,瀾滄江過境線80多公里,滄江峽谷秀美壯觀,故漭水又有“滄江明珠”之美譽。

    漭水鎮下轄9個村委會,205個村民小組,7276戶29278人,地處東徑99°35′—99°50′,北緯240°47′—250°04′之間,東與耈街隔江相望;南與臨滄的鳳慶縣接壤;西與田園鎮毗鄰;北與大田壩鄉交界,東西相距14公里,南北相距23公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低海拔1050米,最高海拔2850米,農民群眾主要收入來源于茶葉、核桃和畜牧業。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67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492元。教育事業逐步向前發展,全鎮有初級中學2所,在校學生1184人,有小學26所,在校學生2746人,其中老廠4所學生380人,明華2所,學生300人,明德4所,學生403人,河尾2所,學生290人,共裕1所,學生154人,漭水3所,學生467人,翠華4所,學生246人,聯福3所,學生224人,沿江3所,學生164人。有幼兒園1所,在校幼兒118人。這些年來,漭水鎮黨委政府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不斷加大教育發展步伐,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教育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但在發展過程中,由于鎮村財政困難,體育設施建設十分落后,老廠村有簡易籃球場3個,明華村有簡易籃球場2個,明德村有簡易籃球所1個,簡易硬化籃球場1個,翠華有簡易硬化籃球場1個,聯福、沿江

    8

    目前無籃球場。全鎮各村體育設施缺乏,給學校開展體育工作造成較大困難,這是在目前和今后發展文化體育工作過程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5.1.2 老廠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老廠村地處漭水鎮南滇,距鎮政府駐地23公里,該村南與臨滄市的鳳慶縣平河村接壤,東與鳳慶縣的魯使隔江相望,北與本鎮明華村相連,西與田園鎮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47平方公里,有29個村民小組,農戶924戶,總人口3833人,有耕地面積3303畝,其中水田1248畝,旱地2055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853萬元,人均純收入1311元,人均占有糧食432公斤。全村有學校4所,在校學生380人,有簡易籃球場3個。

    5.1.2.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

    5.1.2.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1.3 明華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明華村地處漭水鎮以南22公里,該村南與老廠村接壤,東臨瀾滄江,北與本鎮明德村相連,西與明德村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28平方公里,有27個村民小組,農戶936戶,總人口3768人,有耕地面積3203畝,其中水田1443畝,旱地1760畝,2006

    9

    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764萬元,人均純收入1309元,人均占有糧食485公斤。全村有學校2所,在校學生300人,有簡易籃球場2個。

    5.1.3.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

    5.1.3.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1.4 明德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明德村地處漭水鎮以南12公里,該村南與明華村接壤,東臨瀾滄江,北與本鎮河尾村相連,西與田園鎮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25平方公里,有28個村民小組,農戶1109戶,總人口4374人,有耕地面積3545畝,其中水田1580畝,旱地1965計,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949萬元,人均純收入1404元,人均占有糧食359公斤。全村有學校4所,在校學生403人,有簡易籃球場3個,其中水泥面籃球場1個。

    5.1.4.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單雙杠兩副。

    5.1.4.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10

    5.1.5 河尾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河尾村地處漭水鎮以南3公里,該村南與明華村接壤,東與耈街鄉隔江相望,北與本鎮漭水村相連,西與共裕村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24平方公里,有23個村民小組,農戶925戶,總人口3685人,有耕地面積2738畝,其中水田1467畝,旱地1271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1040萬元,人均純收入1820元,人均占有糧食400公斤。全村有學校2所,在校學生290人,有簡易籃球場1個。

    5.1.5.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

    5.1.5.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1.6 漭水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漭水村地處漭水鎮政治文化中心,該村南與河尾村接壤,東與耈街鄉隔江相望,北與本鎮聯福村相連,西與共裕村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38平方公里,有25個村民小組,1163戶,總人口4800人,有耕地面積3633畝,其中水田1590畝,旱地2043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1133萬元,人均純收入1757元,人均占有糧食463公斤。全村有學校3所,在校學生467人,無籃球場。

    11

    5.1.

    6.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

    5.1.

    6.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1.7 共裕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共裕村地處漭水鎮以西4公里,該村與河尾村接壤,東一漭水村相連,西與田園鎮毗鄰,北與本鎮翠華村相連,全村轄國土面積15平方公里,有7個村民小組,農戶472戶,總人口1700人,有耕地面積1709畝,其中水田860畝,旱地849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459萬元,人均純收入1829萬元,人均占有糧食436公斤。全村有學校1所,在校學生154人,有簡易籃球場1個。

    5.1.7.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單杠1副。

    5.1.7.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1.8 翠華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翠華村地處漭水鎮以西19公里,該村南與田園鎮毗鄰東與共裕村接壤,北與本鎮聯福村相連,西與大田壩鄉相連。全村轄國土面積28平方公里,有23個村民小組,農戶665戶,總人口

    12

    2787人,有耕地面積2470畝,其中水田250畝,旱地2220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620萬元,人均純收入1379萬元,人均占有糧食432公斤。全村有學校4所,在校學生380人,有簡易籃球場3個。

    5.1.8.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

    5.1.8.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1.9 聯福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聯福村地處漭水鎮以北12公里,該村南與漭水村接壤,北與耈街鄉隔江相望,北與本鎮沿江村相連,西與翠華村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32平方公里,有22個村民小組,農戶606戶,總人口2471人,有耕地面積2217畝,其中水田615畝,旱地1602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512萬元,人均純收入1284萬元,人均占有糧食510公斤。全村有學校3所,在校學生224人,無籃球場。

    5.1.9.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起巧板、秋千等體育設施。

    5.1.9.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13

    5.1.10 沿江村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方案

    沿江村地處漭水鎮以北25公里,該村南與聯福村接壤,東與耈街鄉隔江相望,北與大田壩鄉相連,西與聯福村毗鄰。全村轄國土面積74平方公里,有21個村民小組,農戶476戶,總人口1860人,有耕地面積1957畝,其中水田638畝,旱地1319畝,2006年底,農村經濟總收入389萬元,人均純收入1364萬元,人均占有糧食613公斤。全村有學校3所,在校學生164人,無籃球場。

    5.1.10.1 建設規模及內容:籃球場510平方米,乒乓球臺2個,單雙扛一副。

    5.1.102 總投資及資金來源:總投資3萬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2.4萬元,鄉村自籌0.6萬元。

    5.2 卡斯鎮11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實施方案

    5.2.1 卡斯鎮基本情況

    卡斯鎮位于XXX城西南方,地處昌寧、施甸、隆陽三縣(區)結合部,距公里,距市政府所在地隆陽區66公里。轄11個村民委員會1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8184人,9605戶,其中少數民族3973人,有農業人口9088戶、36891人、占96.6%,是典型的農業鎮。2006年,被市縣命名為“平安鄉鎮”,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全國共青團工作優秀鄉鎮。世居漢、傣、布朗、彝、白

    14

    • 考試時間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課程
    • 試題
    • 招聘
    • 文檔大全

    推薦訪問

    想看手机在线黃色欧美围产一级大片-1级毛片免费视频看一下-av不卡免费啊不想在线观看-国产美女毛片Av一级